我們很少聽說國外有室內除甲醛的新聞和報道,似乎在我國聞醛色變的情況在國外根本不存在一樣。事實真的如此嗎?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
首先,在歐美、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,早已經制定了室內污染標準和建筑材料的甲醛含量標準,其嚴格程度可謂苛刻,以至現在通用的國際標準,也有很多是參照歐美和日韓的標準制訂的。
以德國、美國為例,德國的室內
隸屬于一整套的環保標準“德國藍天使環保標準”內,以E1到E2分級,其中E1級標準為≤8mg/100g;E2級標準為≤30mg/100g,因為德國在室內空氣和建材環保上的先行性和嚴苛,德國相關生產企業生產非常之規范,幾乎沒有過甲醛超標的情況發生。
美國《復合木制品甲醛標準法案》于2011年7月1日起再次大幅提高甲醛限量標準:帶單板芯的硬木膠合板甲醛釋放量不得超過0.05ppm,中密度纖維板甲醛釋放量不得超過0.11ppm;刨花板不得超過0.09ppm。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甲醛標準法規。
基于歐美國家的高標準和生產規范不可同日而語,在歐美和日韓,極少有甲醛超標的情況發生,因此也不存在除甲醛的必要。當然,不存在甲醛超標情況并不代表民眾和政府對室內環保放任之流,發達國家在板材、裝修用料的生產和銷售中的檢查非常頻繁和嚴格,一旦發現廠家后果不敢想象。
當然,說起國外,除了歐美還有很多的亞非拉欠發達國家和地區,他們是否也不存在甲醛超標的情況呢?情況并不盡然,在印度也曾發生甲醛超標情況。這些情況在其它一些環保意識不強、經濟落后國家也有一定發現。